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北方南方阅读课本p80第一段,曹操势力何以壮大?用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天下形势示意图—凯歌高奏统一北方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军事的力量官渡之战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军刘备南逃孙、刘联军曹操刘备孙权赤壁之战赤壁208年刘备与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阻碍。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胜,曹操败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强而失败,你能分析原因吗?探究思考孙、刘联军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曹操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思考: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却以强输弱?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梦想折戟统一南方三国鼎立三国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发展,修建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恢复并发展。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①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发展海外贸易。②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马钧改进龙骨水车诸葛亮南蛮平叛卫温抵达夷洲三国鼎立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权由“多”到“少”经济由“衰”到“兴”人口由“少”到“多”乱→治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而这只是暂时的分裂,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国形势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从东汉末年的混战到三国鼎立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合作探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三个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并企图实现统一,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所以,比东汉末年阀混战来讲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安定的愿望。三国鼎立是局部的统一,代表了统一的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进步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小结: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3.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的时间是()A、220年B、221年C、222年D、223年CAC4、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卫温曾率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是我国今天的()A.香港B.澳门C.海南岛D.台湾D5、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为精彩的两次战役,它们最为显著的共同点是()A、以少胜多B、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C、战争的正义性D、采取火攻方式获得成功A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3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