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鼎三国鼎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第一篇 东汉末年王室衰 军阀混战群雄起《蒿里行》——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第二篇 官渡赤壁逐中原 各显智慧出英雄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公元200年以少胜多曹操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袁绍(十万)曹操(三四万)“挟天子以令诸侯”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80页,思考官渡之战前曹操的优势是什么?曹操《求贤令》中的话: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官渡十万人三四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官渡之战消灭袁绍势力,统一北方统一全国官渡之战后天下形势示意图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20万孙权刘备刘备刘备5万联军赤壁之战阅读教材81—82页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赤壁之战的过程。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小组合作探究: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曹操的一胜一败给了你什么启示?启示:骄兵必败第三篇 三分天下鼎足立 区域发展促统一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9年孙权建业发展农业兴修水利造船业发达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多少群雄并起政权林立三个局部统一政权进步图示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最欣赏哪一位历史人物呢?为什么?“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蒋干盗书”小试牛刀*快速抢答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心”是指曹操想要()A.统一北方B.统一黄河流域C.统一全国D.统治江东C2.“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这段文字是对哪次战役的描述()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小试牛刀*快速抢答C小试牛刀*快速抢答3.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曹操直接相关的是()①官渡之战②三顾茅庐③赤壁之战④称帝建魏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C小试牛刀*快速抢答4.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C小试牛刀*快速抢答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D小试牛刀*快速抢答6.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C小试牛刀*快速抢答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A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9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7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4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