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表格式)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第16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                        上课班级七(2)班上发上间3月31日教学目标知识与熟记生字词,背诵并默写课文。过程与法学习本文托物言和衬托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学习本文托物言和衬托的手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法运用讲授法  提问法  朗读法学法指导归纳法  交流法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看题引入“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学生进入主题。熟悉主题p1-23初学新知整体感知,诵读复述1、介绍作者,敦颐,字茂叔,宋朝道州营道(今省道县)人,著名的哲学家。      2、熟读生字词。3、译文。整体感知,诵读复述,根据问题,交流探究。熟记生字词,背诵并默写课文。熟悉课文,阅读。p3-65合作探究引导析疑感知文意,深入探究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具有怎样的特点?2、“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3、作者把莲比作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根据课文的译文,思考问题,举手作答。 学习本文托物言和衬托的手法。p7-1110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深化学习拓展 扩展交流陶渊明“独爱菊”,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异同?相同点:1、主题:2、写法:3、表达式:不同点:1、文体:2、句式:3、线索交流分享,畅所欲言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p12-1612反馈练习:(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文中比喻子通达事理,行为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比喻子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看题作答。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表格式)
上一篇:爱莲说教案四    下一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教案、课件及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