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中心思想4、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难点: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3、 学习托物言 的写法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理解文题中的“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称 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给下列字注音:馨(  ) 苔(  ) 儒(  ) 牍(  )3、解释下列词语:①斯:           ②吾:③馨:           ④鸿儒:⑤白:          ⑥调素:⑦金经:          ⑧丝竹:⑨案牍:          ⑩劳形:⑾陋之有:二、整体感知: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2、在这则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3、什么是 陋室呢?4、是谁给它起的名字?三、内容探究: 1、作者哪几个面描绘了陋室?2、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里,他的房子是“陋”还是不“陋”?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像这样的房子在达官贵人的眼里是“陋”还是不“陋”?5、作者居陋室却不嫌其陋, 居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得描绘陋 室, 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 人?6、课文开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7、“南阳诸庐,西蜀子云亭”又是什么意思?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反馈练习:1、《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__ __________”2、 为下列虚词释义:3、作者采用什么法引出主旨的?4、 作者是从哪几 面描写陋室的?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导学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活动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