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7-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节课我通过现实的问题情境,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了解概念背后的真实意义,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蕴含的丰富信息。将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应用于实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比赛情境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通过四轮套圈游戏让孩子们公平当裁判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巧设富有深意的四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引发学生互相争论和比较,让孩子们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和统计意义,诱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推断和决策比赛结果,从而体现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价值。

  二、活动探究,建构新知

  学情分析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知识,也解决了不少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这些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也积累了一些看图分析判断的经验,这些对学生看图获得平均数“移多补少”的算法,发现平均数的某些规律都很有帮助,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用一个数代表一组数据的经验,课前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真实起点与学习的难点。

  基于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我在教学设计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与突破:

  1.由比赛情境引出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选择和计算出用一个数来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以此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生成过程。

  2.借助条形图的几何直观,让学生验证平均数确实能够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从而引出“移多补少”。

  3.借助条形图的几何直观“移多补少”。引导学生发现并解释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各数据与平均数离差的和是零的性质

  4.利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的变化,启发学生感悟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渗透随机思想,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5.与学生一起通过典型的生活中的实例,感悟平均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着眼于学生统计意识的发展,通过合作探究、观察、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通过想一想、估一估、算一算,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思维的平台,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孩子们体会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从而对平均数有所思考,有所感触。这样的安排在使学生获得必要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了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了数据分析的观念。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本节课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趣味练习,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妙用“取长补短”、池塘中、蛋糕房内、篮球队员平均身高变化相关的平均数问题,乃至最后应用平均数知识让女生队反四败为胜掀起课堂高潮等趣味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练习中,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高效辅助

  本节课恰当、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好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动态演示统计图格子的变化过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合理运用动画揭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一组数据变成同样多,用一个数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等动态过程,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练习中丝带取长补短、池溏水深浅不一游泳安全性预判等题目,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实现体验数学的优势;以帮助弱队反败为胜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力培养了学生竞争与合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克服认知障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

  五、反思总结,改进提升

  一遍又一遍的磨课研讨,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是教学理念最好的检验场所,一节好课仅从理论的高度设计教学流程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反观本节课的教学实效,欣喜地看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辅助教学,课前教材研读到位、学情分析准确、互动预设到位,课中引导点拨适时,课尾拓展延伸等,这些都助推自己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生成。

  教学本身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上自己还可以往后再退一退,放手再充分点。虽然教无定法,但所有改进始终围绕数学的本质和儿童思维特点进行是我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改进无止境,且学且教且思且珍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育随笔二    下一篇:《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