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高中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高中第五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情况—分析—反思—解决—提高”,这个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和要求,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个过程的优点,对本次政治试卷进行浅陋分析,不妥之处敬请同仁们指正。

  一、试卷总体情况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的范围为第五册的第1-6 课。其中第1—8题以及第31题为前3课内容,分值占18%,第9—30题以及32—36题为后3课内容,分值占88%。所以本次试卷主要考查了四、五、六三课的内容,这三课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试卷分Ⅰ、Ⅱ两卷,共36题。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45分;Ⅱ卷分为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其中简答题24分,分 析说明题31分,共55分,题型与中考题型一致。

  2.试卷评价(1)试题难度适中,但有一定的梯度。抽样的选择题得分率为85%。而选择题的第5、6、8、12、14、20、23、30题,简答题的第32题,分析说明题的第35题第1问,第36题的第2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偏低。

  (2)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社会热点。“神舟六号”的发射,台商包机,“十一五”规划,禽流感,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热点问题在试卷中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整张试卷除了第1、2、3、6、7、8、31题之外,其他29题都利用时政作为背景材料,时事性很强。体现了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整张试卷透露着时代气息。

  (3)从教材出发,注重“双基”的考查。《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次试卷中的第1、2、7、9、17、18、19、26、27、28、29、31(2)(3)、35(2)等题都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

  (4) 试卷表达方式多样化。试卷表达以文字为主,同时配以漫画,图表。其中,漫画题有三题即第21、22、34题,图表题来自于36题。这种多样化的表达形式符 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形式主义、死记硬背的弊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这种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也反映出命题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对学生也有引导作用。

  (5) 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转化的能力。试卷中有些题目虽然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但题目并不是直截了当设问,而是作了巧妙的变化。比如第32、33题,其 答案要点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如果学生只知道去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不会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变化运用,那么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6)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几乎每一道题都是材料题。选择题的第11、14、20、21、22、30题,简答题的第33、34题,分析说明题的35(1)、36题,如果读不懂材料,不会作出分析,根本就回答不出来。

  此外,试卷还引导我们在教学中要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比如第36题的第4问:“我们青少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可以作出哪些努力?”等。

  总体来说,本次试卷对今年的中考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二、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失分情况。失分最严重的题目是第20、23、32题,失分较为严重的题目是选择题的第5、6、8、12、30题,简答题的第31(2)、34题,分析说明题的35题第(1)问,36题第(1)、(2)两问。

  2. 失分原因分析(1) 平时不关注时事政治,导致对时政陌生,从而在时政题上丢分。典型的是选择题的第20题,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了D项,把①选上了。从本题的错误来看至少能说明 2个问题。一是学生对时政陌生;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阅读水平不高,甚至于有的学生不知道“指日可待”是什么意思。再比如说第23题,不少学生漏选了 ①,由此可以发现部分学生不明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2)对材料的掌控力度不够。第5题应属于比较容易的题目,但实际考下来的情况却令人不满意。好多学生选择了A项,原因在于没有看到“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仅能说明D项:“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并不能说明A项:“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生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

  (3) 阅读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第35题的第1问“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很多学生并不能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共同之处。第36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二,说明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依据。”回答时并不能从材料出发得出结论。再比如第30题,“题干材料说明了……”,强调的是“ 题干材料”,做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忠实于题目中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类似的题目还有第14题“题干材料充分说明……”。

  (4)审题不清。主要体现在第31题的第2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部分学生却写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的内容,张冠李戴,造成丢分。再比如第34题所考查的是环境问题,不少学生回答成了资源问题。

  (5)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第8题考查的是人类社会的相关知识。学生的错误主要在于选了D项。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次涉及到,但学生遇到题目却又出现错误。第35题第2、3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途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而且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但从试卷上看还有同学答错。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比如第12题“代表着我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成份是……”,应选“A.国有经济”,因为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并不能代表我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

  (6) 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应变能力不强。简答题的第32题要求学生谈谈对我国当前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为 什么要这样做,但在答题时没有回答“建设”和“发展”是指什么。分析说明题第36题的第2问,学生答案不全面。说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不强,不会多角 度、深层次地发掘答案。

  (7)答题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通顺。典型的是第32、34题。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都只是写了一大段,逻辑性、条理性很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在语言表达上,有的同学甚至于颠三倒四。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发1.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接触时事。平时的教学和训练要利用时事、与时事相结合、相渗透,用相应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时事。

  2.夯实基础。教学中要正确定位,立足基础,低起点,小坡度,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告诫学生要打好基础,掌握牢基础知识,不要认为简单的知识就简单对待。授新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吃透每一个基本知识点,一个都不能少。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又离不开平时教学中的引导和训练。要引导学生做题时如何全面而准确地抓住答案要点,如何寻求材料和所学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4. 注意学法指导。面对学生应变能力差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多加指导,拿到题目知道用相应的方法加以解答,不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 帮助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学会整合知识,全面、多角度组织答案。同时教会学生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审清题目,不能乱抄书,乱回答。

  5.平时训练的选题要精练而且要具有多样性。训练题不求多但求精练,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的目的。选题上要与漫画、图表相结合,不能单调无趣味,由此培养学生学政治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能力。

  6.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书写习惯,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端正的字体在政治学科的考试中也显得相当重要,如果学生所写的字老师看不懂的话,那岂不等于 白写。同时,学生表达的意思还要有条理,有层次,而不能杂乱无章。在平时的教学中,语言一定要科学,政治术语表达要准确无误。

  7.要与时俱进。我们要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改变自己原有的已过时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三政治期终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下一篇:高三政治“二模”试卷分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