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政教处范文

学校发展规划德育管理思路

所属栏目: 政教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4-07-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培养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明理爱国、敬业乐群、亲师重信,有追求、会学习、视野宽”的毕业生。

基本目标

    精心设置德育课程,全面优化德育活动,提升“历练教育”下的体验式德育的实施水平及其成效,大力开展同侪培训,丰富和发展教师的德育实践智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情意发展。

实施纲要

1、以年级德育目标序列教育机制为重点,完善德育教育机制。

期望目标:探索学校纵横结合的德育动态管理三级网络,对德育工作进行总体设计,立足课堂,探索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相融合的规律,优化德育流程管理,对德育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研、决策和管理;立足教师自主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拓展班级管理知识,提高育德能力,逐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关爱学生、和谐进取的德育工作队伍,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若干良性机制。

基本思路:采用适应学校历练教育理念的年级组扁平化管理机制,使德育更具有针对性,发展指导处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年级德育目标序列,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家庭教育等方面细化,并辅以具体的实施细则。  

年级目标

预初年级:养成+规范

学习宣传落实《中学生守则》、《华实学生礼仪须知》及《未成年人保护条列》等政策法规。开展礼仪教育与温馨文化建设。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以学法指导为入手,形成“自主,勤奋”的学风。

初一年级:立志+进步

巩固预初年级行为规范教育成果,推进礼仪教育,提高礼仪素养,针对不足及时纠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一定的自治自理能力。在学习上防止两极分化,关注偏差生、后进生,加大管理的力度,巩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初二年级:磨练+强化

切实关注初二学生生理、心理转型期的变化,积极开展相关调研,有针对性的进行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教育。强化遵纪守法教育、禁烟禁毒教育、学习态度教育、考试纪律教育,在行为规范方面实施三帮工程,防止不良行为出现,打造文明进取的学生团体。

初三年级:成才+提高

以和谐发展为宗旨,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毕业意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与责任”的主题教育。重视学习态度的疏导、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个个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更好地适应未来。

2、根据课改理念设置德育课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期望目标:德育工作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出发,完全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确立新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与课程改革相互促进,实现课程改革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德育工作全员化、制度化,形成我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特色。

基本思路:加强政治、思想品德等德育基础型课程的建设力度,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突出学科作用和学生体验历练。架构有校园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及综合课程组成的“321”德育大课程体系,构建起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具有较高选择性的从基础到探究的校本课程体系和运作模式。

3、继续深入开展“两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内涵

期望目标:两纲教育为主旋律全面覆盖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两纲的实施推进系统的规划、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规范有序、互动探究,形成体验训练相结合的活动体系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彰显特色、争创优秀。

基本思路:重点抓两纲教育的学科渗透,使“两纲”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以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将“两纲”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在课外活动中落实和推进“两纲教育”,并用艺术品牌项目为两纲增色。通过课题的引领和实施、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好的推进两纲,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完善学生评价方案,适应学生个性主动发展

期望目标:立足学生的发展状况,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充分运用学生成长手册的评价功能,结合校本“BMSA”评价量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的教育过程。

基本思路: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完善评价内容多样性的基本结构、谋求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力求评价语言具激励性评价结果综合性并逐渐扩大记录、评价的范围。

5、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期望目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累积效果,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育人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促使学生人格完善、情意丰富,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能力。。

基本思路:抓好五大环节:整体规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强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建设,注重社团文化建设,深化节庆文化建设,创设并深化“风筝艺术和风筝文化”自主发展项目的建设,构建“师生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存,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和睦互动”的和谐校园,并面向社会,形成学校与社会间的和谐。

6、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形成 “四位一体”的育人框架

期望目标: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 重视家校联系、积极与社区融合互动、增强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构建起一座育人的立交桥,最终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我"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树立整体观念,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远景。

基本思路:继续做好“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常规制度,以“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争创“十一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维护与“方松街道”、“中山街道”的共建关系,完善社区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共建常效管理机制,协作互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策划组织“文化体育节”等丰富的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的协助作用,做好做精“社区辅导站”品牌工作项目,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提供给学生服务社会的锻炼机会。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安全工作计划    下一篇:转化学困生工作经验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