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政教处范文

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所属栏目: 政教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4-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让文明植根于校园——二00九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乐业小学位于月浦,地处城乡结合区,创建于1996年。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从基础到规范,再到今天追求高质量办学,慢慢形成了乐业的办学理念“自主发展、超越规范、合作共享”。乐业的每个人为维护乐业共同的利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树形象,求和谐,促发展,落实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目标要求。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围绕“教育服务创优质”办学目标,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合作提高效率,用实干求得质量,用真诚赢取信任。

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曾连续六届荣获“区文明单位”、“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小学优秀卫生室”、“区拥军优属先进”、“区绿色学校”、“区安全校园”、“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区红旗大队”、“区健康校园”等荣誉称号。教师、学生也多人次先后在市、区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中获奖。现将近年来我校行为规范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师德建设为抓手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品德行为是学生的榜样和示范。抓师德,很重要一点,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强化育人责任。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去引领辐射学生,用教师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去精心指导学生。我校通过“一学二研三行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一学”:分层次组织学习,了解教育形势和教育要求,明确教师责任,认识到关注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达成“我的学生我负责”的共识。学校行政干部学习教育改革形势和德育工作精神;德育领导小组学习《德育工作规程》、《两纲》教育要求;班主任学习《班主任工作规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全体教师学习《中央8号文件》、优秀教师事迹,阅读《优秀是教出来的》等内容。学习帮助全体教职员工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教书育人责任,为每个孩子终身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研”:德育工作是随着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跟进。因此学校要在探索研究中改进和更新德育内容和方法。学校把“习惯责任”教育作为抓手和教育点,以此确定目标,转化为学生应该遵守,且与学生发展阶段相符合的行为规范。我们组织“贴近生活,有效教育”案例评比;开展“我的教育小故事”教育心得交流和《教师责任》大讨论;召开“关注每个学生成长”德育主题会议。组织“细节提升品质”建言献策活动。许多教育亮点和经验得到宣传和学习,同时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行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知道”到“做到”是有差距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落实,才会出现转变。学校的行动口号是“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我们开展《我是你的榜样》教师行规大亮相。征集《学生喜爱的教师语言》。进行《教师公约》签名承诺,制定《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一日工作规程》;组织“让教育充满爱”摄影作品展等等,缩小了教师从“知道“到”做到“的差距,提升教师素养,使每个人养成好习惯,形成责任心,做个文明人。

二、以校园建设为阵地  营造行规创建氛围

加强和完善学校常规管理,是贯彻行为规范、强化行为习惯训练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中,十分重视加强和完善学校常规建设,严格督导,狠抓落实。

1、创设优美校园环境。

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校园不大,却幽雅整洁,我们深知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因此,我校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的雕塑、整齐的草坪、漂亮的跑道、可爱的班级乐园。明亮宽敞的大厅更是充分展示了我们学校的人文精神,从奥运到世博,从校园明星到优秀作品,从文明校园新星到爱心小天使的展示,真正是大家学习的场所,也是同学们展示的舞台。学校为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着。

2、制定行规教育内容。

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需要多管齐下的,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遵照养成教育的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按学段、年级内容化、具体化,分层次制定了一年级到五年级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目标。相对稳定的目标使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做到了具体化、制度化、科学化,增强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行规教育训练。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通过知识测试、广播宣传、实录播放、班主任讲解等途径,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规范的具体内容。学校根据检查实效,确定每月教育重点,班主任则针对本班实际,提出明确的训练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学校组成了“总护导—分护导—值勤队员”的团队进行检查,检查时注重当日检查当日反馈,同时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我管理,逐步使学生形成“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的自觉主动行为。

坚持“三化”、“六抓”,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卫生习惯四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

行规教育的“三化”是——

(1)教育目标化

学期初德育室制订一份教育活动行事历,罗列每月的教育重点及其重大教育活动;年级组长制定年级目标;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及班级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

(2)训练具体化

我们根据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细化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进行训练,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如:为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我们制订的《乐业小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训练教案。

(3)操作载体化

即围绕学生正确品德、行为形成的规律,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训练载体,把教育渗透于活动中,切实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从“五星奖的擂台”→“红黄蓝苹果”的硕果之树 →“金银铜牌”的奥运榜,新鲜有趣的操作载体充分激励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

行规教育的“六抓”是——

一抓日常教育——每周二的晨会课我们安排为行规常规教育。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充分发挥班队、晨会、品社课等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向学生进行明知说理教育,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同时,还抓紧各科教学阵地,要求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教材内容,有机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把规范明理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抓专项训练——如2007学年,我们以“敬”、“静”、“净”为着力点,2008、2009 学年又以 “文明”、 “礼仪”、“学习”、“卫生”为教育训练突破口,强训练,养习惯,促内化,引导学生由被动心态转为自觉意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2006年10月,以习惯责任教育为主题,向全区展示乐业小学养成教育成果。

在教育训练中,我们重视学生由“知”转化为“行”的指导、训练,常用的方法是:课堂导行、活动导行、争章导行、评价导行。

三抓社会实践——我们注重社会实践对学生道德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经常开展参观、考察、社区公益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品德实践机会,弥补单纯和过多依靠课堂教学进行德育的不足。

四抓典型示范——我们围绕“文明”、“礼仪”、“学习”、“卫生”四方面进行“一日常规”的检查评比,坚持每周的“金银铜”牌挂牌表彰制度,坚持每学期评选一批示范员,并适时表彰“礼仪小标兵”等,发挥示范群体的榜样作用,表扬一批,激励全体。2008年10月,向全区展示“奥运礼仪伴成长,世博文明齐行动”活动成果。

五抓个别疏导——在行为规范训练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行为是有差异的,也需要个别帮教。我们采取三种帮教手段,(1)是“一对一”结队对帮教。由学校党员干部积极分子负责,定期有针对性教育帮助。(2)是成立假期志愿者服务队。寒暑假,每周三次到校和行为偏差,缺少家庭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差,容易出问题的学生在一起,辅导作业,开展活动,指导假期生活,使学生放假不放松,行为习惯有约束,家长安心,学校放心。(3)是对毕业班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访谈。每周记录学习行为表现情况,随时了解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便于针对性教育。

六抓激励评价——学生良好习惯养成,需要及时提醒和督促,学校建立多项评比制度,如,守纪、礼仪、卫生、队报、栏版评比。既有值日中队全方位检查,也有值日老师单项检查、部门分老师定期检查,还有行政人员随机抽查,更有少先队争章自主评价。

三、以“两纲”教育为资源  融合行规教育内容

《两纲》实施意见中指出,学习要坚持贯彻落实“两纲”和课程改革性融合。在民族精神与生命教育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做人、做事的品行教育有关。我校积极探索,使得“两纲”教育、行规教育和学科课程改革浑然一体,三者相融相和,实现“无缝衔接”。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节日活动三部分来实施。

课堂教学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是要求各学科教师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因素,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品社学科、主题班队会更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品社课围绕“回归生活关注体验”的课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学生生活为基点,精选教学内容;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优化教学手段;以教师语言为引导,关注课堂生成;以课外活动为抓手,重视实践巩固。《两纲》教育的渗透在品社学科中充分体现。

社团活动是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专题和科目:民族艺术(版画)、民族工艺(剪纸)、民族体育(手球)。社团活动纳入课程设置并排入课表,由相对有特长的教师执教。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以兴趣活动的形式进行训练或实践。定期展示活动的成果,将普及与提高、兴趣培养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节日文化”活动分成三大类: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主题节日。根据每个节日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些节日活动全体学生参与,有些节日活动部分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班会、画展、游戏、演讲、社会实践、探究活动、环境宣传等等。

四、以家庭教育为桥梁  拓宽行规教育时空

在学生成长中,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我校又有60%学生为农民工子女,他们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文明生活是学校的任务之一。面对现状,学校主动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多角度,多形式与家长沟通。(1)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到孩子们中间,参与学生一天的学习,了解学校要求,体验教育过程。(2)家长学校。定期分年级组织家长培训。采取“学、讲、谈”的方法。学:组织订阅《家庭教育时报》,印发家庭教育资料,由家长在工作之余自己选择有关内容和章节进行阅读,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及家教的水平,扩大家教的视野,增加教子方法。讲:组织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家长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谈:以班级、年级交流为主,让家长谈教子方法,谈学习感受,达到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成效。(3)家长接待日。教师和家长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沟通,亲切和谐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针对问题,静心分析,有效解决。(4)好家长评选。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从“注重品行教育,注重言传身教,注重科学引导”等方面进行推荐。评选出好家长,学校在家长会上表彰,并介绍事迹,激励家长全面育人,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五、增强科研意识,谋求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

学校德育工作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德育研究工作跟上德育实践的步伐,近几年,学校曾进行或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推广,有效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发展。

1、加强学校养成教育的研究,共同培育小学生良好习惯。论文《乐业小学学生习惯和责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区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2、重视新上海人——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现状调查和研究。学校被确认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市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新上海人家庭教育现状与指导研究”项目学校。学校为帮助家长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开展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现状调查。学校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而不断努力着。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的启蒙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需从小养成,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达到知、情、意、行的逐步统一。为此学校开展了一些具有校本特点的研究和实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认识到,行为规范的内化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并继续发扬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总结提升,为开创我校“四校”建设新局面而不断努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寒假工作计划    下一篇:小学第二学期德育计划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