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回延安》教案一、教学建议1.《回延安》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民歌的式让学生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2.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恰当运用民歌形式和修辞法的表现力量,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3.在理解作者对延安感情的上,结合六题,联系实际讨论“延安精神”在当今有意义?二、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①掌握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②学习拟人、夸、比兴等手法的运用。2.思维发展与: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第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识。2.掌握读读写写中的字词。3.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4.理清诗歌的线索。教学:1.掌握读读写写中的字词。2.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线索。教学法:讲读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强调字词。三、作者及相关识介绍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延安和毅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金奖二等奖。解放后,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他的诗歌创作在此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作品。“文化大革命”之后,曾先后担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等职务。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延安简介:由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延安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