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音乐 > 七年级上册

亚洲之声第二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亚洲之声》第二教学内容: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远文化的愿望和态度。过程与法运用对比欣赏的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特点。知识与技能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教学与难点:教学: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所学歌曲《樱花》及都节调式。出示地图,展示本节课要学作品的地理位置。新课教学东南亚——印度、泰国甘美兰——印度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⑴播放《甘美兰》音频,通过聆听作品判断有哪种类型的乐器。⑵出示甘美兰合奏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以种打击乐器为主?⑶再次聆听,请学生思考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⑷教师总结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鼓、锣)为主的锣群文化。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渴望。蜡烛舞⑴教师介绍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泰国舞蹈,简单介绍泰国的蜡烛舞。⑵请同学观看泰国蜡烛舞视频,仔细观察舞蹈表演时手持蜡烛的动作,请同学模仿及互评。⑶再次欣赏作品,请学生思考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及音乐特点是什么?(主要伴奏乐器有锣、鼓。泰国音乐文化具有东南亚多国家所共有的锣群文化特点。)西亚——土耳其短颈乌德⑴简单介绍土耳其音乐的发展。⑵观看视频,请同学表述一下乌徳的外观。“乌德”阿拉伯语的原意是“木头”,指它的盖板是木制的,“短颈乌德”是一种共鸣体呈半个梨状的短颈弹拨乐器,有五组双弦,用拨子弹奏。早期有用过三对或四对双弦的,现代的有些乌德演奏家会多加一对弦以扩展低音的范围。他是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乐器,被誉为“乐器之”。⑶欣赏用短颈乌德演奏的乐曲,思考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⑷教师拓展介绍乌德:乌德很早就随着商贸往来以及宗教传播向东流传,传到中国后,成为我们目前所熟悉的琵琶,早在汉朝就出现在宫廷乐队中了。后来经中国传到日本,发展到现在称之为摩刹琵琶,向东北面俄斯发展为三弦,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六弦琵琶身上也有乌德的影子。⑸请同学比较观察琵琶语乌德的图片,寻找异同。南亚——印度曼德⑴观看印度影片片,体会印度的风土人情。同时请同学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印度音乐。(具有很强的宗教性)⑵出示印度音乐家香卡演奏西塔尔的图片,简单介绍西塔尔。⑶知识点介绍:拉格和塔拉①拉格(Raga)是一种旋律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音阶、音程以及特定

 

亚洲之声第二课时教案
上一篇:七年级上音乐甘美兰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短颈鸟德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