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1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目标了解战国七雄、知道商鞅变法、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通过对商鞅、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评历史人物的。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商鞅变法。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情景导入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朝诗人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东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战国七雄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国被兼并,几个大诸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氏取代。当时的诸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问题思考(p.34)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商鞅变法背景、内容、意义。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及商鞅其人其事。2.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p.35)。3. 变法的意义:(p.3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材料研读(p.3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不畏强权,敢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教师以《都江堰示意图》为蓝图,讲解为什么冰要在这个地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并了解冰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纪念。什么叫“堰”——挡水低坝。为什么要修都江堰?因为修都江堰前岷江是一条害河,岷江中游地区东旱西涝,为了灌溉农,变水害为水利,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时间、所处位置、修建主持人、名称的由来。时间:战国时期(约前256—前251年,即距今2200多年)位置: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修建主持人:冰。都江堰是如修建?按宝瓶口——都江鱼嘴——飞沙堰来讲(P.36)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内容括:(1)作用:灌溉、泄洪、天府之国 (2)环保(3)今天的启示(大江截流)。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造福了当地的人民。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人类,至今可灌溉土地千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16
上一篇: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免费下载    下一篇: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