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部编教材)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政治和北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一、历史的教训:淝水之战悟交融淝水之战概况383年前秦-东晋80万VS8万东晋大败前秦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淝水之战结果原因分析:(1)前秦面:①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尖锐(根本)。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③前秦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2)东晋面: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②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一、历史的教训:淝水之战悟交融从细节中,看民族关系与前秦的战败战前: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战时:军队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战后:迅速土崩瓦解,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无意愿无斗无认同感教训: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二、北孝文帝改革鲜卑是我国北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大鲜卑山(流域大兴安岭的北)为帝后裔。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1.北的建立和统一  北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第七位皇帝。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汉化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2.改革(1)背景:北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2)式:用文治移风易俗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括鲜卑族在内的北各族人民迁到中原。(3)改革内容——迁都洛阳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困难;保守势力强大;受北少数民族的威胁,不利控制中原。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是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利控制中原。(3)改革内容——实行汉化材料一:不得以北俗之语言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孝文帝诏书(选自《书)比较汉服与服的区别?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骑射,汉服宽而长。材料二:《孝文帝出行图》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北的衣冠制度①说汉语 ②穿汉服材料三:材料四: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摘自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③改汉姓④通汉婚(4)改革的作用:这些措,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的实力。3、评价孝文帝一、总评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部编教材)
上一篇: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26    下一篇: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三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