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学目标】1.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学习查找、筛选、整理资料的法;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法,学习如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 通过设计和完善表格,学习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法。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感。【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这首《爱我中华》使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教师:中国疆域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是怎样管理的呢?我国现在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大团结》一课。新课讲授: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目标导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学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性内部事务。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讨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图片展示: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提示: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提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师提问:这项制度在我国的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提示:民族自治地分为三级,最高级别是自治区。学生:结合地图介绍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主要聚居的是什么民族?建立最早的是?不在边疆地区的是哪一个?目标导学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4
上一篇: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部编版    下一篇: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