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本内容
《回延安》学案一、目标导航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2.学习运用拟人、夸、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二、作者简介贺敬之,1924年生,枣庄人。诗人、剧作家。1945年和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三、知识链接“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四、知识1.字音字形羊羔 糜子 油馍 眼眶 羊肚yáo洞 脑pàn lǒu抱2.结构脉络回延安—— —— —— ——祝延安五、文本解读1.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表达效果。(1)“手抓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 “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这两句在诗中起着什么作用? 3.“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作用? 4.内容主旨:诗人以满怀的热情,回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诗人思念母亲延安的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六、微写作:你有没有对某个地有着别样的情怀?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少300字。
[ 下载地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