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唐诗二首导学案六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 年度下册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24 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  2.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 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预习案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古诗中有一种    ,它的特点是      ,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 不限,可以说是       的“      ”诗。 2.甫(712—770),字    ,祖籍襄阳(今襄阳),迁居巩县(今属),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 称    ,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工部。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代      主义诗人,被称为“     ”。 有《工部集 》。 3. 公元759年岁末,安史之乱还未平定,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   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朋友的帮助。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由       联想到      ,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四个自然的意思。(每小节不过5个字)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探究案一、研读品味,合作探究1.第一节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默读第二节,思考:(1) 群童为 抱茅?(2)“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 达的深刻含义?《卖炭翁》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2.掌握人物描写的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人物形象。  (难点)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预习案一、资料助读1.白居易(772—846),字       ,号     ,祖籍太原,生新。是   代伟大的     诗人,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与      并称“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 在元和(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   最深的时候。他对   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   ,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诗

 

唐诗二首导学案六
上一篇:唐诗二首—卖炭翁导学案    下一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