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练习题17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9.2溶解度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2.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C时,将ag甲和a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C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温至t2°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D.降温至t1°C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B.t2℃时25g甲加入50g水中,形成75g溶液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甲、乙两种物质,都可以采用降温方法使接近饱和的额溶液变为饱和溶液6.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7.实验操作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B.C.D.8.现有3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D.降温至10℃9.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加入KNO3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30℃时30gNaCl与100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二、填空题10.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低于t℃时,溶解度A________B(填“>”,“<”或“=”.下同)(2)t℃,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到40℃,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___B(注:水分不蒸发)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2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②35℃时,完全溶解40g甲物质最少需要________g水。③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④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⑤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⑥若甲是氢氧化钠固体,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除要使用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A.玻璃棒B.烧杯C.100mL量筒D.电子天平12.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60℃时,l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固体________g.(2)从上述表格信息可知,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40℃,________(填“会”或“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三、解答题13.60℃时,某同学在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烧杯中,漂浮一个木块(如图),然后将溶液冷却到室温(20℃).请你说出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并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四、综合题14.(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

 

9.2溶解度练习题17
上一篇:9.2溶解度复习题    下一篇: 9.2溶解度试题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