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试题七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9.2溶解度1.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温度B.溶质性质C.溶剂种类D.溶剂体积2.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①加入CaO;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稀程度也不变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是个定值4.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A.氧化铜和木炭粉B.食盐和泥沙C.水和酒精D.氯化银和硫酸钡5.下图是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C.可以说明压强与溶解度的关系D.t1>t26.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C.生石灰D.浓硫酸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溶剂不一定都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物质溶解度大于B物质溶解度②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③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④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B比A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11.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 B./C./ D./12.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13.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20℃40℃水109g129g酒精17.3g40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14.下表是NaCl、KNO3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2030405060NaCl的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KNO3的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0(1)上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3)20℃时,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溶解后,可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4)按照下图所示依次进行相关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分别得到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1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温度(℃)02040溶解度(g/100g水)13.331.663.9(1)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2)20℃时,将30g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9.2溶解度试题七
上一篇:9.2溶解度练习题17    下一篇: 《溶解度》同步测试(第1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