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燃烧和灭火燃烧和灭火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分析三、学法指导四、学情分析五、教学设计六、课后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第一、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对燃烧有所了解,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本课题将对燃烧的意义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另外,本课题可以对高中将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具体方法;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一、教材分析(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一、教材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③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一、教材分析(4)、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二、教法分析1、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二、教法分析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所以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四、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1)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出现的不同的现象;(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四、学情分析2、欠缺的东西(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课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2、课堂小结3、课后作业4、板书设计1、接受新知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课①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原因)②利用‘火’、‘用火的历史’和一些‘火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并对火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一定的认识。神州火箭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定义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究获取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结论。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投影提供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回顾整个实验,以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约2/3的热水,并放入装有白磷的燃烧匙。在烧杯上盖两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如左图所示。实验探究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什么问题?燃烧的条件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又说明什么问题?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归纳总结: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1、可燃物思考:生活中汽油,稻草等物质容易燃烧,而石头为什么不能燃烧呢?在通常状况下一些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烧不坏手帕”魔术揭秘[生]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师]小魔术大解密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发时,俱乐部内有数百人正在喝酒看歌舞表演,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抢救,火灾在23时30分被扑灭。截至21日2时确认43人死亡,88人受伤。新闻背景:据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学生完成教材探究实验7--2,从而进一步得出灭火的三条途径。这种完全由学生自主实验的方式,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探求整理的欲望。活动与探究: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
上一篇:燃烧和灭火说课ppt课件    下一篇: 燃烧条件探究典型例题解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