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课件1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8《世说新语》二则第一课时咏雪导入新课同学们,自古英雄出少年。你知道哪些关于古代英雄少年或小才子的故事?请说说看。(学生: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其实,像司马光、曹冲这样聪明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认识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的故事都记在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教科书”。作品简介掌握重点词的意思。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似:像。差:大体。拟:相比。未若:不如,不及。即:是,就是。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二)问题探究2.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华。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4.文中两个比喻哪个好?为什么?“柳絮”一喻好。它不仅体现出了雪的颜色,更体现了雪的轻盈之态,而且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欠缺的恰恰就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及“柳絮因风起”。咏雪形似意蕴撒盐柳絮鹅毛飞花梨花蒲公英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咏雪》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则更有深刻的意象,所以历来为人们所赞赏。也就是说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应注重神似。整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课堂小结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2.完成相关练习。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有咏雪之才的谢道韫,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位机敏的小才子——陈元方。1.掌握重点词的意思。期:相约同行。期,约定。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fǒu):同“否”。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引:拉,牵拉。顾:回头看。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2.补充文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家君尊君尊君君君友1.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提到了三个人。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但能知错就改。元方是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二)问题探究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友人的?抓住“无信”和“无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3.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恪守诚信的人。4.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说明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人品并不坏,只是脾气急躁、心直口快。5.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示例一:不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生气时这样做,恰恰符合孩子单纯、幼稚的性格。况且友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所以不能因为元方的“入门不顾”就认为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示例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6.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①借元方责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课件18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课件17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