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咏雪教学设计1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咏雪【学习目标】1.简要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俄而,欣然、似、未若、因”。4.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俄而,欣然、似、未若、因”。2.“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3.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准备古代聪颖智慧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2.熟读课文,力争背诵。【文言文朗读技巧】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读好停顿,读清句读。3.读出语气,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4.理解感悟与朗读相互依存。【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咏絮之才。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学习起来不太困难。2.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4-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词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3.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息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凝之之妻,可谓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4.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画儿,有一种花,它无根、无枝、无叶,从天上来。谁知道是什么话呢?(雪花)你们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学生回答)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的一篇名叫《咏雪》的文章,看古人是怎样比喻雪花的。(板书课题)二、释题:1.先指名学生介绍2.教师在进行补充说明三、整体感知,自由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做点拨。2.学生示范朗读并作点评。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并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语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内集、俄而、骤、欣然、似、未若、因、即等)把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点拨。教师必要时运用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问题: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那些内容?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氛围?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E、撒盐空中、柳絮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1.以前后桌为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以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再举几例,教师将自己收集的和学生做交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五、教师小结: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接触了宾语前置和判断句式。体会了古代那种温馨、融洽、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希望我们把这种氛围引入到我们的班级。六、布置作业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2.收集古代有关写雪的诗句,抄在摘录本上。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附:板书设计《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重点词:内集俄而骤欣然似未若因家庭氛围:温馨和睦融洽轻松快乐比喻句:形似————神似【听课感受】本课授课老师基本功较好,教学环节完整,注意了文言文字词教学和文化知识的熏陶教学,在课堂设计上能紧扣本文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的讲解透彻。整个授课过程思路清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能注意对学生思维的保护赏识,不断鼓励学生的发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继续改进:1.本文为文言文,授课老师注意了诵读和字词落实,但文言文除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学习之外,对于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翻译习惯是个需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直译和意译的处理上,在开始就要让学生搞明白,努力达到”字字落实“,文通语顺。要努力解决老师意译为主,学生意译回答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将文言文学习落在实处。在课堂上授课老师先是直接让学生翻译,然后教师按语法订正,宾语前置和判断句式等概念性术语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有点困难,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概,没有必要详解,因为高中课程还要讲解。2.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意了文化熏陶,加入了知识链接内容。严格的按教参内容给学生以传授,但占据了较多的学时,让学生有点乏味。并且占据了课堂好多时间,是课堂呈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其实好多知识课本注释就有,可以让学生了

 

咏雪教学设计17
上一篇:咏雪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