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五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下边注释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优美的意境。四、教学方法:诵读法,以读代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水美。(二)初读课文,感知节奏美。(三)再读课文,欣赏结构美。(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美。(五)研读课文,体会意境美。(六)点睛小结,引发共鸣。(七)拓展延伸,驰骋想象。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美丽的风景。(播放风景图片),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生:山,水,树……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学生活动:我知道,我来说。(畅所欲言)师: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题。由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及背景情况。出示幻灯片明确: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师:大家注意这个课题,“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啊?生:“谢中书”是个人名,题目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师:指导学生阅读,明确:“中书”是官职,“谢中书”指的是谢征。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二)读美文1.正音:齐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音、节奏、感情等);范朗读再次朗读课文,教师点评。2.再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①解释字词“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翻译句子指一名同学全文翻译齐读课文(三)品美文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分写景物: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四)朗读,品味语言美。根据课件展现的优美图片大声朗读,把画面印在脑中,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品味语言的精练。问题:你觉得哪些字用得特别传神?(讨论,明确)一个“将”字活画出轻纱似的晨雾逐渐消散,于是山水从朦胧中依次显出。一个“乱”字,充分写出了猿欢鸟叫的群动之欢。一个“欲”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夕阳鲜明的色彩和动感一个“竞”字,着力表现了鱼跃清波的无限乐趣,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指一名同学朗读写景的句子,体悟美感。(五)悟美情(反复有感情朗诵)感慨收束: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明确】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提问: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六)小结,引发共鸣。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美好!(七)拓展延伸,驰骋想象。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将用怎样优美的词汇把这里的山水美景介绍给前来观赏的游客?请写一段导游词。板书设计: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山水交映色彩搭配美晨昏变化动静结合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五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表格式    下一篇: 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