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我爱这土地课件2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字词卡片碾niǎn嗥鸣háo山涧jiàn斑斓lán亘古ɡèn镐头ɡǎo污秽huì端木蕻良hóng召唤zhào泛滥làn蚱蜢zhàměnɡ喷涌pēn力挽狂澜lán谰语lán挚痛zhì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写于1938年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曹汉文),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星星记》等。他也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端木蕻良名字由来 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京平的笔名。东北作家群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令人感奋。初读文本,认识土地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文章,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圈点勾画,用“这是一片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句式来概括。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越美丽越忧伤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攻占沈阳,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广袤肥沃的东北大地沦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一时民生凋蔽,四野荒芜,内心撕裂般的疼痛成了那段时日的唯一记忆。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用自己的灵魂之笔写下了《土地的誓言》。理解“土地”意象《说文解字》释:“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能生万物,地能载山川。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是人的生命之源,人对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与崇拜,并由此产生出恋土情结,即乡土文化。安土重迁,叶落归根,故土难离体现了乡土不仅是人生存之所,埋骨之地,更是家国情怀的寄托。再读文本,吟咏誓言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勾画文中深受感触的抒情语句,并批注赏析。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之后又用“你”来称呼?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愈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即“呼告手法”,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人称的变化其实是情感变化的结果。人称的变化情感的喷涌知识卡片: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土地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

 

我爱这土地课件21
上一篇:我爱这土地课件20    下一篇: 我爱这土地课件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