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5)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树枝的手臂也顿时甲(A.柔弱B.柔软)了,,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①yīn(A.阴阴B.茵茵)的波浪。,牵动着阳光的彩棱②(A.língB.léng)镜。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乙(A.诱惑B.迷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1)根据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处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3)请选择以下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2分)②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①而那萌发的叶子③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6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乘风归去”的奇想,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词由感伤转为对离人祝福。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词人的自我超脱。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词人开阔旷达的胸怀和乐观向上的情怀。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宋史·苏轼传》)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属予作文以记之()(3)轼诣武卫营()(4)卒全其城()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B.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C.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D.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分)(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分)9.甲文滕子京和乙文苏轼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与草化敌为友陈立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6
上一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4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