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上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虚、实词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2、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3、赏析写月名句。

  重点:掌握常见虚、实词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难点: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鲜花相伴,总是掌声相随,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坎坷,那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苏轼为我们作了解答,他被贬黄州做了个有职无权的闲官,他却能够自我排遣,自我解脱。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去承天寺一游,欣赏月夜美景,感悟作者情怀。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三人同在“唐宋八大 家”之列。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十二月获释出狱后,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和张怀民(也被贬)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读准字音

  解( )衣遂() 寝()

  柏()藻荇( )

  (二)读准节奏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准确翻译(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

  (一)解释加划线的字

  寻张怀民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读课文(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

  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为什么夜游时要寻张怀民,他们关系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

  3、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拓展积累

  你能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吗?

  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妙笔生花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上一篇: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下一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