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三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选择题1.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朱元璋2.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提计策起到的作用是A.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B.免遭外族入侵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提高行政效率3.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4.“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5.对表格中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8.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契丹的统治者B.辽的统治者C.女真的统治者D.党项的统治者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民族关系的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0.“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1.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图反映的社会风貌主要是:/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D.科技发达12.海关是国家进出口管理机关。我国早在宋朝就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与之相当的机构,它是:A.十三行B.市舶司C.澎湖巡检司D.东市13.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由此确定来到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4.马克思在谈到如图人物时曾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如图这位历史人物是A.成吉思汗B.元世祖C.顺治帝D.渥巴锡15.下列朝代都是结束分裂、统一国家的政权,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隋朝、秦朝、元朝B.秦朝、元朝、隋朝C.秦朝、隋朝、元朝D.隋朝、元朝、秦朝16./“蒙古等边疆各族,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较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中“新的民族”指下列哪一民族:A.蒙古族B.回族C.吐蕃族D.维吾尔族17.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18.右图为元朝时宣政院的印章。在当时,盖有此印章的官方文书,最有可能送达下列哪一地区:A.西藏B.新疆C.台湾D.辽阳行省19.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中描述的这种技术是: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双色套印20.某位史学家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峰时期,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和最终完成。”“这一时期”是指:A.秦汉时期B.唐宋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2分)“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2分)材料二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资治通鉴》(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2分)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三
上一篇: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练习及答案    下一篇: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检测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