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非洲灵感—阿伊亚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参与-体验-合作”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三声部歌唱的能力及音乐表现力,达成教学目标。(二)理论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应该“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聆听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同时还应该“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背景(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半个学期的柯达伊教学法的训练与学习,学生在听、唱、写、创四个方面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85%的学生已具备以下能力:1.节奏方面:(1)能够听辨、模仿音乐节奏,包括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休止符,但记写节奏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了解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听音乐拍出“强弱拍”。(3)能够手打稳定拍、口读节奏和手打节奏,口读节奏。(4)学生随音乐律动的表现力还需要加强。(5)了解非洲坚贝鼓的基本打法,但技法不熟练。2.音准方面:(1)能够准确视唱单声部旋律,气息比较稳定。(2)能够准确构唱自然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在音色、多声部配合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3.五线谱识读与记写方面:对柯尔文手势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用“首调唱名法”识读五线谱。4.合唱方面:有五名学生在小学时是合唱团成员,合唱能力较好,其他学生缺乏合唱训练基础。5.歌唱方面:掌握歌唱的基本方法,但音色方面有待调整和提高。(二)教学内容分析《阿伊亚——非洲的灵感》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五线谱教材第四单元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一节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中非民歌《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一首三声部无伴奏合唱,歌曲为C大调,总体节拍为46拍。歌曲由伴唱与领唱两部分组成,伴唱部分声部和谐且三个声部节奏一致,一个固定的音型不断重复,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多声部准确歌唱能力。领唱部分节拍由46与24两种节拍组成,并用花腔演唱技巧,与伴唱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模仿、交替等,错综复杂、富有生气。歌曲具有非洲音乐典型的特征:一领众合的传统非洲呼应歌的形式;多声部多线条节奏的音乐。这首歌曲原是一首中非的民间歌谣,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歌曲表达了一种思念的感情。(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教学方式:采用体验实践法、示范法、欣赏教学法与引导概括法的教学方式,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节奏读法、柯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等教学手段,涉及到“听”、“唱”、“写”、“创”四项音乐活动。教学手段:1.聆听音乐,准确把握歌曲多声部特点。2.节奏训练:通过听辨、模仿节奏、创编等活动感受非洲鼓乐的特点。3.音准训练:配合柯尔文手势,重点解决作品中横向旋律音程以及纵向和声音程音准的问题。4.五线谱识读与记写:对柯尔文手势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用“首调唱名法”识读五线谱。5.三声部合唱:培养学生在唱三声部时倾听与配合的意识,力求声部之间均衡和谐与美感。6.了解作品相关音乐文化。(四)技术准备1.收集和查阅与非洲音乐相关的文字资料。2.教师练习《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自弹钢琴伴奏示范演唱,并练习弹唱三声部。3.教师柯尔文手势三声部。4.使用overture等软件制作歌曲的谱例,搜集材料,截取音、视频片段。5.分析作品,制作教学课件、教案。6.非洲坚贝鼓的教学。(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前期知识方面:学生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对于C大调的自然音程基本能够唱准,大跨度的音程(超过四度)需要通过搭桥构唱的方法和教师辅助才能唱准所要求的音高。在五线谱上能准确记写l-s-m-d单音的位置。节奏上知道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名称,能通过教师击打节奏区分这几种节奏的时值,并能做简短的节奏模仿,但准确记写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2.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六拍子节奏律动,尤其中间有休止拍的加入,容易使稳定拍不稳定;(2)歌曲从中声部单旋律引入,之后高声部与低声部同时进入,而且高中低三个声部形成纵向的大三和弦第二转位,而且整个伴唱部分三个声部旋律全部都是大三和弦第二转位的模进,这对于学生在音准方面有很大的挑战。(3)非洲音乐风格的把握。(4)非洲坚贝鼓打法的练习。对策:(1)通过聆听、模仿感受和体会歌曲律动,运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教唱。(2)三声部音准:聆听中声部旋律,完成旋律填空。通过教师的个人三声部(弹一个声部,唱另两个声部)让学生感受多声部和声效果,以听觉感知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学唱歌曲三声部时,先以旋律的骨干音为基础进行和弦连接练习,再构唱纵向和弦

 

第四单元非洲灵感—阿伊亚教案
上一篇:第四单元《非洲鼓乐》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四单元鼓乐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