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上美术寄情山水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寄情山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学习树木、山石等的基本画法,通过绘画,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基本造型理念,表达自己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对作品的“赏析──评述──观察──比较──示范──实践──练习──评价”等方法体会用笔用墨“借物寓意”表达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的“借物寓意”的思想、体会写意的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学习树木、山石等的基本画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基本造型理念,学以致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的“借物寓意”的思想、体会写意的魅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一)引入画家笔下的树和山: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情境及表现特点。理解并感受平远法、深远法、高远法。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黄公望作于1347年的《富春山居图》等,重点讲“三远法”,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山石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重点引用《不掉功名只钓鱼》引导学生展示对新知识的预知情况,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二)新课讲授A、知识巩固:包括如何运笔、如何用墨进行讲解示范。B、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山石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1、画中的山石、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石的结构和肌理的?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通过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生动的“写”出景物,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C、教师演示树木的画法。第一步:用中锋重墨干笔勾出树的主干,顺势干笔皴擦出树干的表皮纹理。古人说:“树分四枝”,就是指树枝前后左右生长而形成的立体形象。第二步:用浓墨画出其他枝干,注意枝干的生长方向,皴出树皮的肌理。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远近及疏密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第三步:用小狼毫笔勾画柳条,墨色不宜太浓,行笔应快捷。第四步:点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力求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D、云、水的画法。云、水是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有留白发或勾线法两种表现方式。二、学生练习。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几点: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作画时强调用笔的变化,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用线不宜僵死,不宜用铅笔起稿。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4、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用笔的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即使不像所临摹的对象,但只要能表现出树木及云水的基本特征,就应鼓励。5、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自制的小课稿,让学生自由选择临摹,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改变树石的形状,再组合等。三、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技法运用。四、课后拓展。观察优秀作品中山石树木的绘画技法,分析尝试临摹,提高自己水平,传承中国画的精髓;尝试用笔墨绘画周边的山水美景。课堂小结

 

人教版八上美术寄情山水教案
上一篇:美术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寄情山水教案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