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考点汇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一、主题概述

  课文中用“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用“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证明了“不同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二、字音词义

  潮汐:海水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遗骸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褶zhě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xié带:随身带着。

  劫难:泛指灾难。

  追溯sù: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三、考点归纳

  1.《恐龙无处不有》的第1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这个现象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3.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理由一:因为人们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理由二:自然界中的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所以,那些岩层中的斯石英证明了6500万年以前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4.作者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与斯石英的形成过程相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向读者说明: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5.“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一句中“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被压扁的沙子》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文进行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虽然两者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篇是为了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第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上一篇:大自然的语言考点汇总    下一篇: 最后一次讲演考点汇总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