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知识清单
类 型 内 容
文学
常识
1.《屈原(节选)》作者    ,中国    的奠基人之一,作家、古文字学家。 
2.《天下第一楼(节选)》作者    。 
3.《枣儿》作者    。 
字音
字形
1.殇(  )  2.诡谲(  )  3.伫立(  )  4. 睥睨(  )(  )
5.稽首(  )  6.瘦削(  )  7.jū(  )躬  8.收lǎn(  )
9.xī(  )利  10.景yǎng(  )  11.雷tíng(  )  12.huá(  )众取宠 
13.鼎盛(  )  14.幌子(  )  15.侦缉(  )  16.怯懦(  )
17.忌讳(  )  18.拾掇(  )    19.dǎo(  )蛋  20.qī(  )惨
21.雕梁画dòng(  )  22.hè hè(  )(  )扬扬    23.咬牙duò(  )脚
24.骂骂liē liē(  )(  )
25.囫囵(  )(  ) 26.喃喃自语(  )  27.蹑手蹑脚(  )    28.chán(  )鬼  29.wēi(  )严  30.níng(  )视  31.chóu chú(  )(  )
词语
理解
1.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    (狡诈,狡黠。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地由右侧登场。 
2.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     (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的大话罢了。 
3.(屈原)时而伫立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目中含有怒火。 
4.     (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的大楼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5.男孩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地走过去捡枣儿。 
6.我一急,把个枣儿    (完整,整个儿的)个儿吞下肚了。 
文章
主旨
1.《屈原(节选)》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及其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作者借古讽今,借屈原的独白,抨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2.《天下第一楼(节选)》写了福聚德烤鸭店新年大开张时遭遇到东家、官府的内逼外压的事情,暗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结局。
3.《枣儿》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的故事,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与企盼,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写作
特点
《屈原(节选)》 1.想象瑰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2.运用象征,含蓄、深沉、凝练。3.拟人、呼告,增强气势和感情。
《天下第一楼(节选)》 1.矛盾冲突集中,人物性格鲜明。2.人物语言富有北京特色和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
《枣儿》 1.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2.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
 
 
文学常识
1.郭沫若 新诗 2.何冀平 3.孙鸿
字音字形
1.shāng 2.jué 3.zhù 4.pì nì 5.qǐ 6.xuē 7.鞠
8.揽 9.犀 10.仰 11.霆 12.哗 13.dǐng
14.huǎng 15.jī 16.nuò 17.huì 18.duo 19.捣
20.凄 21.栋 22.赫 赫 23.跺 24.咧 咧 
25.hú lún 26.nán 27.niè 28.馋 29.威 30.凝
31.踌 躇
词语理解
1.诡谲 2.哗众取宠 3.睥睨
4.雕梁画栋 金碧辉煌 5.蹑手蹑脚 6.囫囵
 
 
跟踪训练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因有脚镣(liào),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pì nì),目中含有怒火。
B.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duo)得名噪(zào)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C.把个枣儿囫囵(hú lún)个儿吞下肚了。没多久,我蹲(dūn)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枣树。
D.二人翘(qiào)首远望,状如雕(diāo)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靳(jìn)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 (jú)地由右侧登场。
B.光明呀,我景仰(yǎng)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qǐ)首。
C.我要听那镗镗鞳鞳(tà)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h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D.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nán)自语。
3.下列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哗众取宠的大话罢了。
B.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一下。
C.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D.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晖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也属于话剧。
B.话剧艺术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对话性。话剧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C.《屈原(节选)》的作者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
D.《天下第一楼(节选)》作者何冀平,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制作人。
二、阅读《屈原(节选)》一文中的“风!你咆哮吧……就下来走走吧!”部分,完成题目。
1.对选段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这些自然力的渴望,体现着屈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风、雷、电可以摧毁一切反动力量,可以拯救这个世界,可以让屈原看到希望。
C.屈原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及对摧毁黑暗世界的热望,也表达了屈原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D.屈原通过赞颂风、雷、电,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憎恨和对当下生活的向往。
2.对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的象征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雷、电象征屈原的决心;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当时的现实世界。
B.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风、雷、电象征屈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的力量。
D.风、雷、电象征人世间的希望;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改变世界的力量。
3.对文段中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比喻、反复歌颂了风。
B.“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了电的力量。
C.“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电可以摧毁黑暗。
D.“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4.对屈原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争取民族解放的性格。
B.屈原的形象象征了在民族危亡关头敢于战斗、敢于呐喊的战士形象。
C.屈原的形象象征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只会喊几声,发发牢骚。
D.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三、阅读《枣儿》,完成题目。
1.对文中的“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枣儿”是亲情的象征。
B.“枣儿”是故乡的象征。
C.“枣儿”是现代生活的象征。
D.“枣儿”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2.对剧本开篇的童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
B.以童谣的形式开头,暗示了全篇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
C.童谣将读者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情境中。
D.开篇的童谣与结尾的童谣遥相呼应,不仅内容相同,作用也相同。
3.对老人“学猫叫”“学狗爬”“过家家”“讲故事”的提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学猫叫”“学狗爬”“过家家”“讲故事”,想尽办法挽留男孩,表达了老人对男孩的
喜爱。
B.“学猫叫”“学狗爬”“过家家”“讲故事”说明老人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C.从侧面说明了老人从前经常陪儿子玩这些游戏。
D.从侧面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4.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剧本表现了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
C.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委婉批评了老人的因循守旧,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D.剧本深刻表现了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动荡、人生变化。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复习资料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