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1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917————1991年74年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大西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一、社会主义力量(阵营)的发展壮大东欧八国:亚洲:拉美:民主德国、波兰、南斯拉夫等中国、朝鲜、越南等古巴1.表现: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东欧苏联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经济、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苏联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措施(1)经济上:成立。①目的:②时间、成员国:③影响:(2)政治上:对抗美国的。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马歇尔计划经互会位于莫斯科的经互会大楼2.苏联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措施(1)经济上:成立。①目的:②时间、成员国:③影响:帮助东欧各国克服了二战后的经济困难,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造(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2)政治上:对抗美国的。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马歇尔计划3.中苏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950年,缔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3.中苏建交:(最早建交)(1)(2)1949年建交“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1.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2.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心理变态,怀疑心重赫鲁晓夫说,斯大林是个非常不信任旁人的人,有病态的疑心,我们和他一起工作,都知道这一点。他会看着一个人说:“你的眼睛今天为什么躲躲闪闪的?”或者说:“你今天为什么扭转头去,不敢正眼看我?”病态的疑心使他不加区别地对人不信任,其中也有他认识多年的党的杰出的活动家。他到处都看到“敌人”、“两面派”、“间谍”。由于拥有无限的权力,他严酷专横,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压制了人。(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首先揭开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序幕)克服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1)政治上:(2)经济上:①农业:②工业: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A.发动垦荒运动;B.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C.取消农产品义务销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1.目的:2.内容:“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指出斯大林违反了一切现存的道德标准和苏联法律;采取最极端的措施、搞大规模镇压;不容易见、粗暴和滥用权力;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使其他人全部处于一种只能听从他和颂扬他的地位。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推广种植玉米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顷,196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1957年,他不顾实际情况提出要在3至4年内在肉类、牛奶和黄油产量上超过美国。我们该怎样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呢?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此外,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根本原因: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是在原有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失败的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即斯大林模式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失败根源)3.结果(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14
上一篇: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13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