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三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选择1.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他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材料中的“桎梏”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 D.华沙条约组织2.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的内容,与苏联哪位领导人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 ()A.列宁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3.《俄国史》一书中写道:“赫鲁晓夫既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说明赫鲁晓夫 ()A.没有进行改革 B.没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C.最终成为苏联模式的拥护者 D.终结了苏联的经济改革4.“到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在斯大林专制的艰难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向前发展的潜力看来已经耗尽……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材料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是指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5.右面漫画反映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D.造成思想混乱,导致了苏联解体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道:“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直接原因是 ()A.东欧剧变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C.美苏争霸 D.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7.题30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五年计划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九五”1966—19707.78.55.8“九五”1971—19755.77.44.6“十五”1976—19803.74.43.2题30表A.经济体制僵化B.中苏关系破裂C.欧共体的扩大D.社会性质改变8.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A.苏联B.美国C.俄罗斯D.法国9.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模式的弊端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马歇尔计划的运用10.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A.两极格局结束B.柏林危机C.非洲17国独立D.掀起拉美独立运动1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B.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C.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时间(年)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1)苏俄(联)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具有什么显著特点?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材料二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哪一突出问题?材料三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3)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4)从苏联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答案1-11.CBBBDBACBAC12.(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或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要关注民生,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三
上一篇: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练习二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测试题及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