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测试题及答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1.一位前苏共党员私下心情沉重地告诉一位作家:苏共在有约35万名党员的时候夺得政权,在有约550万名党员时打败希特勒,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下列理解符合题意的是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B.二战期间苏联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法西斯国家C.苏联改革失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D.一个政党强大与否的标准与人数无关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C.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3.赫鲁晓夫改革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项决定受到农民欢迎。农庄买下机器后,按法令规定可以在三年至五年内分期偿付买拖拉机等设备的款项。但在赫鲁晓夫“赞赏”下,几乎所有农庄都不得已在一年内偿清欠款。这种匆忙的做法使一项正确的改革产生许多不良后果……结果,农庄购买了大批机器,却不能充分利用。可见,赫鲁晓夫改革失利的原因是A.执行措施时急于求成B.忽视农业生产的发展C.没有打破计划经济框架D.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4.“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A.推动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B.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C.促进了苏联轻工业的发展D.实行多党制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5.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6.下图漫画说明了/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7.“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9.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都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C.都主张实行“多党政治”D.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10.俄国一名作家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侄桔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指出了苏联问题的根源B.对斯大林的揭露和批判否定了个人崇拜C.找到了解决苏联问题的正确方法D.并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摘自《习近平时代》(1)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大改造”指什么?材料二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摘自国家统计局(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材料三1989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举行记者会时,曾有记者就苏联的改革相继提问,他回答:“苏联首先解决的是迫切的经济问题。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时发现,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深刻得多,不改革政治,就不可能解决经济问题,因此我们着手政治改革。”——1989年戈尔巴乔夫在北京答记者问(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果如何?材料四在邓小平看来,“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材料四中“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5)综上所述,中苏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D2.C3.A4.B5.D6.D7.D8.D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测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三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测试题(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