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自主学习,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2.通过熟读来理解诗歌,熟悉《木兰诗》中所讲的故事,感受北朝民歌爽朗质朴的风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美国迪尼斯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预告片导入。组织学生按“读书三部曲”阅读理解课文1.听范读,正音。2.自行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自由揣摩诗情和诗歌刚健质朴的语言风格,并能选出一段文字当众朗读,说明读时心中蕴含的情感,或忧心忡忡,或思念无限,或豪气如牛,或柔情似水。(对应课本思考探究第二题)3.自由译读。前后四人一组,边读边口译全文,扫除阅读障碍,有疑处询问老师,并完成知识积累卡。知识积累卡示例:(1)我要积累的文言字词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 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一词多义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 儿 阿爷无大儿 儿,儿子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儿,青年男女自称。古今异义 木兰当户织 户:古义:门今义:窗户军书十二卷 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从此替爷征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古义:只今义:但是出郭相扶将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雌兔眼迷离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难以分辨清楚(2)我难于翻译理解的文句(提示:特别注意特殊文言句式的积累)示例: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此外,这个“市”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买。译文为:(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译文为:问木兰你想些什么)(3)我要体味批注赏析的文句(提示:本课重点是互文、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体味。)示例:“唧唧复唧唧”,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声衬静,更写出了木兰此时心情的沉重,渲染出一个女孩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三、课后检测题(一)选择 1.下列句子中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 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2.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3.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填空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5.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6.诗中的“ , ”一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翻译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用“处境”挖出主体人物的情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六课时三亚市第四中学桂荔萍【设计解说】本节课的设计是本单元主题教学的第六课时,在加深对《木兰诗》的内容理解的同时,加强读懂文言文、感悟人物形象、体察情感的能力。教学设计中先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总体形象特征,再通过“设身处境说话”的过程展示,进一步来熟悉课文内容,更清晰地明确木兰的形象特征,让她的敬老、爱幼、善良、机警、勇敢、爱国、恋家等性格都淋漓尽致地出现在眼前。学生在畅快的对话中,主动地参与进来,在角色变换中自然就能或深或浅地理解全文,从而多侧面、多角度阅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主体人物的家国情怀,丰富对这位女英雄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概括、分析主体形象特点来感受木兰孝亲、爱国的家国情怀。2.理清诗歌中的故事,让学生在角色变换中多侧面、多角度理解课文,丰富对这位替父从军又不失女儿本色的独特的爱国女英雄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木兰戎装像、闺阁像各一张,师生齐读课文唤起旧知。通览全文,概括分析1.按“这首诗讲述了一个________故事”的格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复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的好处在哪里?情节梳理示例:停杼叹息—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建功凯旋—辞官还乡(对应课本思考探究第一题)3.联想拓展:说出文字本身以外的情节。如:木兰独坐织机旁的神态、心理活动;出征途中爷娘对女儿的思念与担忧,老两口在家里的对话;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24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