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练习(有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一.基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甚蕃()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颐()隐逸()鲜有闻()2.解释词语。可爱者甚蕃:自李唐以来: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世人盛爱牡丹:晋陶渊明独爱菊:中通外直: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宜乎众矣:予谓菊:3.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4.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代道州人,家。(2)本文运用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所言的是。(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这样写的作用是,本文写“莲”的品质,用作正面映衬,用作反面映衬。5.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宜乎众/矣6.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B.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C.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D.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7.理解性填空。(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全文的中心句是,。(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是。(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10)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1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12)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13)《爱莲说》一文中的中心句是,。二.简答题。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菊花、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5.《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6.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7.“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9.《爱莲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也可以理解为借物喻人)的写法,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10.文章开篇连用两个“独”,应怎样理解其作用?11.怎样理解本文结尾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12.指出本文写法并概括主题。三.阅读训练。训练一(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爱莲说练习(有答案)
上一篇:爱莲说知识点与练习    下一篇: 短文两篇——爱莲说练习(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