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2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五单元·第19课未选择的路情境导入路,让人联想到人生;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新课导入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和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路”的小诗——《未选择的路》。预习交流作者简介弗罗斯特(1874年~1963年),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诗歌全集》。预习交流写作背景《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卖掉了祖父遗留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来到英国一个小村子,开始了艰苦安静的诗歌创作。预习交流文体知识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其特点表现为:(1)形式自由;(2)意蕴丰富;(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预习交流听读课文听《未选择的路》课文录音,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预习交流涉()足伫()立萋()萋幽寂()延绵()shèzhùqīyōujìyánmián掌握字词读一读字音预习交流瞬息:伫立:萋萋:幽寂:涉足: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长时间地站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僻静、安静。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记一记词义合作探究理清思路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合作探究“两条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整体感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合作探究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2.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合作探究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合作探究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4.《未选择的路》中,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的路呢?合作探究写法探究运用象征手法。诗中的“路”象征“人生之路”,人对路的选择即是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合作探究比较阅读《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拓展积累路1.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课堂小结人生永远都在“选择”和“未选择”之间抉择。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之路却没有回头路可走;选择要谨慎,但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坚定地走下去;选择不同的路,人生也将不同;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诗人用朴实无华、细致含蓄的语言,借助自然景物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合,如夏日里清凉温柔的风,沁人心脾。1.有感情地朗诵《未选择的路》。2.思考: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布置作业再见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21
上一篇: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41    下一篇: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3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