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望岳》教学设计1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望岳》教学设计课题:望岳课型:新授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了解鉴赏诗歌的角度和方法,提高鉴赏能力。(重、难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吟读—译读—品读—背读的方法理解诗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体会诗人的雄心壮志。(重、难点)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上学期古诗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古诗鉴赏的角度和方法但能力仍需强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导入(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同学们,众所周知,五岳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那么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泰山,古代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在整个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好似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它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诗人杜甫到山东一带省亲,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一首诗,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其中有这样两句广为人传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学们,我们举起右手一块来吟诵这两句)今天就让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请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诵读,掌握正确的字音、节奏和语气。2.我能疏通诗意,品味语言。(重、难点)3.我能理解尾联中作者的雄心壮志。(重、难点)检查预习预习任务一:作者简介,作品介绍(请学生拿出导学案,抽查)1、杜甫,字(),自称(),后人称(),也称()。他是()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后世称为();又由于他忧国忧民,他本人被誉为()。2、你知道关于他的作品有哪些?知识链接杜甫诗歌的四个创作历程1)漫游时期:拥有气概和抱负。如《望岳》。2)长安十年时期:由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如:《兵车行》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是诗歌现实主义发展时期:“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漂泊西南时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吟读,明节奏(检查预习任务二)1)下面画线的字你会读吗?岱宗夫如何()青未了()生曾云()决眦()凌绝顶()2)你会划分诗的节奏么?(每句两处)提示:五言律师每句常见的节奏划分为二三字,后面的三字中又可根据意思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进一步讲解古诗词划分节奏方法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全诗的字音和节奏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同学点评)3、译读,疏诗意(1.请一同学有感情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的画面。2.教师有感情朗读,请同学再一次闭上双眼想象诗的画面3.请同学们睁开双眼,自由畅谈想象到的画面)教师点拨:通过画面围绕望的不同角度,远望-近望-细望-愿望检查预习任务三: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意(随机抽查,每组的三号同学,每人一联说诗意,教师点拨)四、品读,赏诗句合作交流,展示提升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请学生拿出一张纸,把自己喜欢诗句的赏析内容写到纸上,3-4分钟)导学案多媒体上提示方法指导:修辞手法角度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答题步骤: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2)锤炼关键字词答题步骤:①找出关键字或词,并理解它的含义;②将该字还原到原句进行理解;③点出该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景物描写手法答题步骤:①先找准该句景物描写的手法(正面与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顺序等)②结合相关诗句进行解说③作用分析4)抒情方式答题步骤:①先确定该句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明态度)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接抒情,再确定具体是哪一种②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情感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用到术语,如含蓄,淋漓尽致等。答题格式:这句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2.小组合作交流(7-8分钟)3.展示提升(请小组到台前展示,其他学生听后质疑补充点评)4.教师重难点点拨(1颔联的钟、割2尾联作者的雄心壮志)请同学把对泰山的理解带入全诗再一次朗读,感悟诗情五.背读,会运用(检查学生对全诗

 

《望岳》教学设计10
上一篇:《望岳》《登飞来峰 》比较阅读教案    下一篇: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