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四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下列王朝中,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是()。①东周②东汉③曹魏④东晋⑤北魏A.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3、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逐步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下列哪些物品或者事物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①胡床②种植小麦③放牧牛马④胡饼⑤窄袖短衫的服饰⑥汉语为通用语言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4、“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5、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A.春秋 B.战国 C.西晋 D.东晋6、下面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7、“北凭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8、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其中的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常事”的说法。曹操参与的两次战役是()。/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A.// B.// C.// D.//9、曹操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A.夺取汉朝政权 B.打败袁绍C.统一中国 D.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1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 B.民族征服 C.民族战争 D.民族压迫12、①魏、②蜀、③吴三国,按灭亡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13、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A.得到大规模开发 B.自然条件优越C.人口数量增加 D.社会环境安定15、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二、材料解析题(第16小题16分,第17小题14分,共30分)16、下列材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局势,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种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材料三:(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材料四:(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昭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都洛阳。——《魏书·高帝纪下》(1)请认真观察材料一,分别写出曾经统一黄河流域①和②政权的名称。(2)材料二、三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史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请你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3)材料四中的改革措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1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称赞的是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这位书法家有“__________”的美誉,其书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二是画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幅代表作是《__________》。(3)这两位艺术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答案1.D2.C3.C4.B5.C6.A7.B8.C9.C10.C11.A12.C13.C14.A1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