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练习(附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习题练习(附答案)一、单选题1.读亚洲地势示意图,图示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四周低C.中部低,四周高D.北部高,南部低2.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原因是()A.地势西高东低B.降水丰富C.河流湍急D.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读如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南部河流主要注入()/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4.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湖泊C.人为活动D.地形5.北美、亚洲气候相似之处是()A.海洋性强B.大陆性强C.东岸有典型的季风气候D.西岸有典型的季风气候6.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关于亚洲气候说法正确的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洲中部,面积最大B.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那里生活着许多红猩猩C.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亚洲北部,森林郁郁葱葱D.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冬季雨水较多7.东南亚居民以单衣薄裙为主,这种衣着习惯主要是受()A.气候的影响B.物产差异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经济条件的影响8.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A.纬度位置差异B.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受季风气候影响C.距海的远近不同D.受台风的影响有差异9.读“亚洲地形图”,影响亚洲气温南北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亚洲()/A.跨纬度大B.地势起伏大C.三面被大洋环绕D.季风气候显著读亚洲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10.对图中四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冬季温和多雨B.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D.⑨地位于亚洲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1.图中④⑤⑦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A.雨热不同期B.雨热同期C.夏季盛行偏北风D.冬季盛行偏南风12.下列气候特点属于图中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的是()A.常年湿热B.常年严寒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13.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C.受地形的影响D.受洋流的影响14.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C.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D.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15.注入印度洋的亚洲河流是()A.恒河B.叶尼塞河C.黑龙江D.锡尔河二、双选题16.(双选)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北美洲西部山地为南北走向,对太平洋暖湿气流有阻挡作用B.北美洲西部山地为东西走向,对太平洋暖湿气流有阻挡作用C.北美洲中部为大平原,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D.北美洲中部为大平原,从墨西哥湾北上的冷空气可以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三、非选择题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洋,B:______高原,C:______半岛。(2)亚洲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亚洲河流主要发源于_______部。18.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地势特点是,河流呈状流向周边海洋。(2)亚洲的气侯具有复杂多样、气侯显著和气侯分布广的特点。(3)图中A是世界最高高原。图中B是中国第一大河。19.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B洋,E山脉,H半岛,K河。(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②气候,④气候。(3)亚洲的水系结构呈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的海洋。(4)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①;②;③。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亚洲的多数大河发源于亚州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答案】D【解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使得亚洲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注入周边海洋。3.【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南部河流主要注入印度洋。4.【答案】D【解析】受地形因素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5.【答案】B【解析】北美、亚洲大陆面积广大,气候大陆性强。6.【答案】A【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洲中部,面积最大,亚洲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故A叙述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红猩猩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动物,故B叙述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亚洲的东南部,森林郁郁葱葱,故C叙述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故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练习(附答案)

 

上一篇:七年级地理下册6.2自然环境课时训练    下一篇: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