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2.说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2.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教师播放视频《三江源地区》,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三江源的自然环境。任务1  阅读三江源地形图,找出三江源地区位于哪个省,三江源地区主要包括那几条主要河流。通过课堂探究,知道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区是三江源地区,在我国地图上展示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让学生初步了解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的位置。 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三江源地区分别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运用地区简要分析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判读三江源的纬度位置,描绘三江源地区的轮廓,进而说出三江源地区在我国区域内的位置特点。通过刚才课堂探究,我们了解了三江源的大概轮廓及位置范围,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华水塔。 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高峻的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通过对三江源地区输出水量占河流水量比重的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那么,三江源的水源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从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本地区降水不丰富,为什么却成为大河之源呢?水源从何而来? 结合示意图,描述海拔高→气温低(高寒)→雪山广布→冰库→融化→地势不平→湖泊沼泽较多。通过认识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因素的特点,分析这些自然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课堂探究: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下图,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2.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图文资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下一篇: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导学任务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