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壶口瀑布教案(两课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壶口瀑布二教学1、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感受河柔相济的特点。2、 感悟作者在赞美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教学难点理解河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往直前的精神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第2-5的关键词句,感受河柔相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预习。1、 熟读课文,自选32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2、 摘抄文中生动地描写河独特景象的语句。二、导入。同学们见过河吗?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河,你会用哪个词?那么当代作家衡站在壶口观看河的时候,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写的《壶口瀑布》,去一探究竟。三、品味课文第2的关键词句,体会初次在壶口看到的河的特点。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河是在雨季,他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请大家把描写的语句圈画出来,再和同桌核对。(观察几个学困生是否在圈划,后有否核对。)2、讨论:声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雾气 弥漫(扑面而来);河水 正沸着;瀑布 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听到;看到;(板书)(观察几个学困生有否举手,举了几次。)3、 面对这样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感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进一步的感受:可怕、惊慌、要逃离。(用文中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什么?)危险。)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河先作情感上的铺垫。)5、请男同学们把第2朗读一遍,尽可能读出河令人震撼的气势。四、品读第3、4、5,感受河柔相济的特点。6、作者第2次到壶口看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提醒不圈划的学生要圈划)(观察学困生有否圈划)7、集体讨论。先独立思考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人交流一处。(观察学困生有否参与讨论,发言一次)8、班级讨论。老师尽可能请学困生发言。作者第2次到壶口看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当狭窄的壶口容不下河排排涌来的河水时,有什么奇特的景象发生了?)(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因为运用了比喻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河具有的特点)9、可见,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河,对它产生了不同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10、河表现出的两面的特点同人的情感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五、反馈1、 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壶口的独特构造。做在随笔本上。2、 摘抄第5、6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批注含义的

 

壶口瀑布教案(两课时)
上一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下一篇: 壶口瀑布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