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16课《猫》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含的哲理学习过程一、导入二、知识衔接1、作者介绍 振铎(1898--1958),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2、背景资料《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报》。它是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污涩(sè)相称(chèn)红绫(líng)怂(sǒng)恿(yǒng)一缕(lǚ)怅(chàng)然蜷(quán)伏惩(chéng )戒妄(wàng )下断语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②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③提心吊胆:形容非害怕,不敢去做某一件事,就好像手里提着自己的心,自己的胆悬在半空中一样。3、本文作者 振铎 ,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三、整体感知: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养第一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填写下表来历隔壁要来外貌花白的毛,白球似的动作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性情活泼家中地位小侣、宠物结局病死感情变化心里一缕的酸辛5、找出作者养第二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填写下表。来历舅舅送的外貌浑身色动作乱跑,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爬树,抓蝴蝶,抓老鼠性情更活泼家中地位宠物、亲密的伙伴结局丢失感情变化怅然、愤恨诅咒6、找出作者养第三只猫的来历、外貌、

 

第5单元第16课《猫》导学案
上一篇:第16课猫导学案(含答案)    下一篇: 第6课猫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