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学案四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寓言四则》学案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一般识2.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3.学习作者巧妙地构思和合理的想象二、课前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河坊街成了步行街之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B.《哈利波特》这部影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成绩。D.虽然我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不能骄傲,而是要再接再厉。2.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伊索(  )  宙斯(  )  赫拉(  )  庇护(  )  妒忌(  )矗立(  ) 喇叭(  ) 俯视(  )  牙舞爪(  )  自吹自擂(  )相关知识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运用夸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3.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安及其门客苏非、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四、问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问题一、学生自由诵读,思考: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特色?问题二、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

 

寓言四则学案四
上一篇:寓言四则学案二    下一篇: 寓言四则学案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