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及复习训练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一、整体感知《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作者被贬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二、字词积累1、生字无与乐(lè)者 遂(suì) 藻(zǎo)荇(xìng)2、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古义:只,仅。 今义:但是,表转折。)三、篇章透视1、中心思想:短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难酬的苦闷心情。2、写作特色:(1)层次分明。(2)行文流畅。(3)叙事简洁。(4)写景别致。(5)写情自然。四、句赏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2、赏读课文第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寂寥,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五、难点突破“夜无月?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怀民“步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夜无月?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六、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式,请按不同的表达式划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 第三层:(最后3句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及复习训练题
上一篇:第九课《三峡》说课稿    下一篇: 《记承天寺夜游》训练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