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中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案研究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中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案研究

富阳市富春第四小学   章苗坚                

内容提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音乐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游戏化的音乐个别教育方法”,对两位智障学生的自控把握能力、反应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断促进我校轻微智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轻微智障学生音乐教育上作一些有益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智障学生、游戏化、音乐活动、身心发展

一、问题的引出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模式正初步形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崭新教育理念——全纳性教育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每个普通学校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轻度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已成为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容纳式”教育的最佳形式。

1.我校轻度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

我们学校有5位同学是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为不同程度的轻微智力障碍,这些学生随班就读不列入班级、学校的成绩考核评价范围,他们在学校里几乎游离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老师只要这些学生能够呆在课堂里,不出事就可以了。这些学生大都胆小怕事、自卑、自闭,或者发展为不遵守学校规章、有轻微暴力倾向。其中有2位学生对音乐课比较喜欢,在上课的过程中偶尔也能跟着老师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律动。

 2、现状引起我的思考与设想:

(1)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据此,我们可以认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审美情感体验的特性,能够使学生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发展。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散发着浓烈的人文关怀。

(2)音乐天才指挥弱智者 ——胡一舟的启示:他是个先天愚型儿。他不识字、不认路,智力只相当与四、五岁的孩子。但他从小就得到人们的帮助和音乐的熏陶,从两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泡在排练厅里,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象真正的指挥,直到曲终。电视记录片《舟舟的世界》让他一举成名。 这些都给了启发:教育不应轻言“这是个无法学习的孩子”。  

(3)《中小学音乐学科改革行动纲领》明确指出,中小学音乐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其性质是音乐的普及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身喜欢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音乐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真谛的音乐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敞开自己的美丽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

我校的2位轻微智力障碍学生对音乐比较感兴趣,那我们是否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入手,针对每位轻微智力障碍学生制定实施音乐个别教育计划,那学生的发展会怎么样呢?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促进轻微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案研究 》的研究,旨在以“游戏化音乐个别教育计划个案跟踪记录”的形式,通过研究不断促进我校轻微智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轻微智障学生音乐教育上作一些有益有效的尝试。

二、朱某、何某的原生态描述

1、朱某的原生态描述

朱某,男,13岁, 他是一个长得很有特点的一个同学,大大的向外翻的嘴、小小的眼睛,眼皮肿肿的,一对特大的招风耳,左手食指总是不自觉的含在嘴里。同学有时欺负他的时候很会老师告状。他也喜欢招惹别人,有时候也会恶人先告状,总的来说朱某是一个快乐外向的男孩子,虽然他智商不高,成绩很差,但大家不讨厌他,班级内的人缘还是挺不错的,同时也是学校里的一个名人。

朱的测试智商为70,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音乐课上,他比较喜欢唱有关动物的歌曲(有时也哼唱几句流行歌曲),而且唱得非常响,上课纪律较差,喜欢趁律动时去招惹是非,音准还可以,节奏感知能力较差,但他在我面上说最喜欢上音乐课。

2、何某的原生态描述:

何某,男,11岁,人长得非常清秀,在三年级的时候,我担任何某所在班的音乐课,在熟悉班级情况的时候,班主任特别向我介绍了这位同学,智商72、轻度弱智(5岁时连续发高烧,后来变成脑膜炎,因医生用药不当,脑子变得不灵活了),性格内向,不具攻击性,在班内基本是一人独自发呆或者玩一些小物件。

三、基本策略:

1、            营造一个有利于弱智学生学习音乐的环境氛围。

(1)多交谈沟通了解情况,熟悉了解彼此建立信任。

(2)与班主任和其他课老师合作,利用教学伙伴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形成教育合力。

     受接纳和被尊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情感体验,包括智障儿童在内。和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一种与同伴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随班就读学生虽然是比较特殊的个体,但是不应该因其特殊而失去或减少与正常儿童充分交流的机会。我们在研究工作中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地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帮助随班就读学生。班级组建助残小组,请好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结对,给随班就读学生安排音乐教学辅助伙伴。教学伙伴的辅导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小组教学的形式;合作教学的方法;课余小老师的形式建立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小组。

2、要让学生多体验成功,帮助弱智学生树立自信。

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教师应多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多给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放宽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可进行不同的要求,及时发现学生细小的进步并进行表扬,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3、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由于智障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短期记忆力差的特点,如何让这些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多花心思,发挥艺术的最大潜质,给学生带去快乐和信心。主要做法有:(1)在课堂中降低对这些学生的要求。(2)适当增加音乐游戏和打击乐器的使用。

四、     朱某、何某的游戏化音乐个别教育计划实施个案

福渌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心灵的产物,儿童在游戏时全神贯注,意识不到自我,显露了自己的本性。游戏是  表现和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行为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游戏化音乐教学是促进轻微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1、对朱某的教育训练措施

(1)    在游戏化的音乐节奏教学中培养朱某的自控把握能力和反应能力。

节奏可以使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但它既是节奏,就必须得有节有律。在节奏练习中,首先要做到匀速,这就与人的均匀平衡感有关,这是培养人的自控能力最重要、最基础的训练(节奏练习是心理素质到肌肉自控能力的全面训练),同时在节奏训练中有大量的活动要通过节奏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对朱某第一阶段的训练中,我着重通过各种各样的节奏游戏练习来训练朱某的自控把握能力,提高其节奏感知能力。

案例1:动物名称节奏练习

因为朱某特别喜欢动物,在教学节奏X X 后,我找了节奏感较差的七个同学跟朱某一起在课后玩《动物名称大比拼》游戏:(1)每个人想一些由两个字、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组成的动物名称的词语,;(2)按两拍子说,如 X   X | X     X

小  狗  大公 鸡   

(3)每人说动物名称的时候,拍子要一样,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4)按座位顺序说,中途不要中断,也不要抢先说,能说到最后的同学就是冠军。游戏过程中,朱某对两三个字的动物名称说得较好,节奏较稳,到后来出现拍率不对、节奏不稳等现象时,我就帮他拍两拍子的节拍,指导他说,如凶猛  老虎 、     长鼻子  大象。经过老师指导两三次后,朱某终于掌握了要领。这个游戏他们玩了近5分钟,最终,朱某和另外一位同学不分胜负,同时获得冠军。

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这种节奏游戏主要有:走起来、听鼓走、猜猜我的伙伴是谁、用节奏乐器对话以及各种由动作谱和图形谱组成的歌曲伴奏练习。通过半学期的训练,朱某能用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来表现一些简单的节奏,节奏感逐渐好起来了,上课也开始能慢慢控制自己,在律动时对同学的骚扰动作也逐渐少了起来。

(2)在游戏化的音乐欣赏、唱歌教学中训练朱某的肢体协调能力。

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和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应,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朱某天性好动,让他安静的在位置上唱歌、聆听音乐是很难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不但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其音乐的节奏感和肢体的协调能力。

案例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个别教学片段: (1)在初听乐曲后,教师出示动作谱,让朱某听着音乐跟其他同学一起做小士兵。(2)再听音乐做动作、拍节奏。问问他每一个动作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3)复听音乐,独立表演,要求注意听着音乐做,手脚协调。

朱某边听音乐边跟同学们模仿了几次小士兵后,不但动作协调,而且在最后的几次表演中,脸上不在是那种木呐的表情,慢慢开始变得神气起来。

(附《土耳其进行曲》动作谱片段)1=C 2/4

53 33|53  33|2176 54|3  4  5 |53  33|53  33|2176 55| 6.0|

(动作)走步  走步   了望    打枪     走步   走步   了望    打枪

      X— | X—|X X|XXX|X— | X—|X X|X0|

    一个月以后的某天中午,朱某特地跑到我办公室告诉我说:“章老师,我在这几天中午都听到上次那首小士兵的歌曲,我还表演给我们班的同学看呢!他们看了都大笑起来,表扬了我!” (我校在午休、放学时都会播放一些优秀的歌乐曲给学生听,一般每月换一次)

案例3:歌唱《新疆好》个别教学片段:

1、播放歌曲《新疆好》, 提问:(1)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感受到了什么?(2)新疆人是怎样歌唱新疆的?你最喜欢哪一句?(3)听歌曲录音,你最想用  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心情?(我知道朱某会选择跳舞,特地问他)

2、学跳新疆舞:(1)欣赏一段新疆舞。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动作?(2)学习新疆舞移颈、单臂礼的基本动作(对朱某来说只要看上去像就行)(3)跟着音乐律动。开始,朱某只能勉强做单臂礼的动作,而且老是跟不上歌曲的节奏。后来,我叫了一个舞蹈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当师傅,叫朱某跟她一起做,慢慢的,朱某开始能合上音乐的节拍了,而且脸上的表情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音乐课上,我把朱某安排在舞蹈基础较好的小组中,根据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律动,让朱某跟着音乐律动,训练其肢体的协调能力。在学期末的音乐强项评价表演中,朱某进行了歌表演《我们新疆好地方》,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如果不看他的人,你很难联想到他是一个智障生。

2、对何某的教育训练措施

(1)    从打击乐器入手激励何某主动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可是在一般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老演员,一部分是老观众的状况,那些天赋好的学生经常有表现机会,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性格内向,胆怯而不愿意参与表现音乐活动,产生自卑感,何某就是其中的一个。如果教师放弃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他们所缺少的不只是音乐知识技能,而是心理缺损,直接影响人格发展。因此,我根据何某爱玩小东西的特点,决定从打击乐器入手,对何某设计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引导何某参与到的课堂音乐活动中,使教学个别化。

第一层次:在游戏中认识打击乐器 ——案例4:(参加人员:何某跟一些唱歌方面较差的同学)(1)教师出示一些打击乐器,每位同学自己任选一、两种,敲一敲,摇一摇,看谁能学学它发出的声音,说出这种乐器的名称。(2)由这些同学逐一模仿乐器声音、介绍乐器名称,师生共同纠正,并由教师对乐器的奏法加以提示,如铃鼓怎样敲是鼓声?怎样敲是铃声?(3)学唱歌曲《小猴买乐器》。(4)边唱边做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第二层次: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案例5: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片段:(1)在复听音乐时,教师出示动作谱,让何某和其他同学一起跟老师做动作。(2)再听音乐,让何某跟其他同学一起做动作。(3)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考虑到何某的特殊性,我给何某安排了铃鼓,只要他给乐曲的第一部分伴奏就行,并在开始伴奏时给他用动作提示。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何某在伴奏时进展较顺利。

(附《瑶族舞曲》动作谱片段:1=F2/4

6 3  3 6 | 2    1|7  2  1 7 | 6  5  3 |6  7  1 2 | 3  5  3 2 |

X      X |  X   X| X    X   | X     X | X     X  | X     X   |

拍手摇手腕|摇手腕|拍手摇手腕| 摇手腕  |拍手摇手腕| 摇手腕    |

1 23  2 1 | 6 — | 5 56  1 6| 1 12 3 5 | 3 35 2 35 | 3 —    |

X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拍手摇手腕|摇手腕 |拍手 拍腿|拍手 拍腿 |拍手  拍腿|拍手  拍腿|

注:拍手——铃鼓拍击,摇手腕——铃鼓摇奏,拍腿——拍击铃鼓2次

在学唱歌曲或欣赏中,我都会根据音乐需要设计打击乐伴奏,每次都会给何某一种节奏最简单的乐器伴奏,等他能逐渐跟同学们的歌声、伴奏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再给他安排较难的乐器。何某在伴奏过程中体验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到了跟同学合作的快乐。

一学期下来,何某在音乐课上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现在何某自己能用打击乐器并选择一些简单的节奏来给歌曲伴奏,也能唱部分教材中的歌曲。最主要的是何某在音乐课中敢表现自己,能较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尝到了音乐快乐的滋味。

(2)    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弱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回归主流社会,而处于社会中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交往。在音乐课堂上,合作教学常见不鲜,这是由音乐及音乐学习的特性决定的。音乐需要合作,音乐活动是个群体活动,因此要把个体的创造和群体的合作交往紧密的连成一个整体,在群体活动中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并学会被人接受自己,获得成就感。

案例6(以歌曲《小红帽》中的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片段为例)(1)教师出示由多种打击乐器组成的动作总谱,让学生听着音乐把动作做熟。(2)把学生分成四组,其中三组每组演奏一种乐器,剩下一组继续做动作以提示其他同学。(3)等学生的歌声和乐器伴奏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后,教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歌表演,可以是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结合的方式,要求组内同学相互协调好,使每个同学在做动作唱歌玩乐的同时又能感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在表演的过程中感觉到丰富的、多层次的合奏效果。在小组活动时,我留意了何某所在的小组,一开始,何某因为内向没有拿到自己想玩的打击乐器,只好跟着唱歌,但脸上已明显有种失落的感觉。在第二次排练时,何某终于大胆的向组内同学提出自己想要的打击乐器,通过自己跟同学的交谈得到了乐器,他显得非常开心,笑容满面的跟大家排练。         

附《小红帽》动作总谱1=C 2/4

12 34| 5  31|1     64| 55    3|12 34| 53 21| 2    3| 2    5 |

X  - | X  - |X     X | X     X| X  -| X  - |X     X| X    X |

拍手 |拍手  |拍头拍肩|拍头拍肩|拍手  |拍手 |拍头拍肩|拍头拍肩|

配器建议:拍手——铃鼓击奏,拍头——碰铃,拍肩——木鱼,抖手腕——铃鼓摇奏。

五、     实施成效与思考:

1、 实践证明,对轻微智障生实施音乐个别教育计划是可行的,也是可以操作的,学生的成效进步也是明显的,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两位智障生的自控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最明显,从最初的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到现在听到音乐能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能一边唱歌一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最重要的是,经过一学期的游戏化个别教学,两位智障生在音乐中找到了乐趣。

2、对轻微智障生实施音乐个别教育计划,由于实施对象的不同,成效的显现也不一样,本文中朱某比何某的进步要明显的多。轻微弱智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本文采用观察法、行动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没有形成系统的操作模式,仅是作个案探讨。操作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如何有效的设计个别教育计划、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潜能,是一个在进一步研究中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张福娟、江琴娣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歌唱活动》    许卓娅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李旦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美贯穿音乐课堂    下一篇:用心去聆听,感受音乐的真谛──音乐欣赏课随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