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了解官渡之战、操统一北、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操、诸亮等,历史地看问题的。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辩证地看问题的。明确操统一北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操、诸亮、备、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教学重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教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操、诸亮、备、关羽、飞、云、权、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操、备和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   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建立的?开国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新授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操 “挟天子以令诸”、“唯才是举”、“屯”。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挟天子以令诸”、“唯才是举”、“屯”)。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的出示《官渡之战形势图》200年,操在官渡与袁绍决战,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的。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08年,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亮东下面见权,提议联和抗。权决定抵抗,派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备抗。联军不到5万人,双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2、赤壁之战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式学习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操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12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公开课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优秀教案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