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优秀教案4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春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二、教学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2、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四、安排:1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出示莲花图,提问: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向。宋代哲学家敦颐在南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题解1、板书课题。(边讲边板书:爱莲说敦颐dūn 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之上。)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议论。所以后来人们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简介作者: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四)、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 (注意听准字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2、扫清生字词yí 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ì yī xiǎn颐  蕃   淤泥  濯  清涟   亵玩  隐逸  噫  鲜3、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4、指导诵读课文(1)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法,语气比较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2)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

 

爱莲说优秀教案44
上一篇:爱莲说、陋室铭教学设计    下一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