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赏析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赏析【作者介绍】 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今省道县)人。曾虔州(今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州、府长官)等地官。他曾在庐山山麓建“濂溪书堂”晚年定居在那儿,世称濂溪先生。 敦颐继承了《易传》等传统哲学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濂溪学派,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政勤谨,为人正,《宋史·敦颐传》引文学家庭坚对他的评价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著作有《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解题】 本文选自《元公集》,作嘉祜年(1063)五月,当时作者虔州通判。这是一篇托物言的散文,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歌颂坚贞的气节,表现了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敦颐认为“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后代理学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口号,被剥削阶级用来压迫劳动人民。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这个理论是要求一切人做到的,对统治者也不例外。作为理学开山祖的敦颐一生都身体力行,追求道德的完善。本文所表现的鄙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和洁身自好、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就是其“主静、无欲”提法的最好说明,也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说”,也称“杂说”,属论说文范。它的作用是解释义理,把自己的意思叙述出来。往往用表现作者独特的见解。《爱莲说》就是对热爱莲花的嗜好所做的解说。 【注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àn)。 水上、陆上草木植物的花,可爱的很多。之:助词,的。者:助词,用在动词短语后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甚:副词,很,非;表示程度之深。蕃:本义指草茂盛,引为多,文中是引义“多”的意思。○泛谈可爱的花非多,引出下文对花的种种偏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晋朝。陶渊明:一名陶潜(365—427),字元亮,晋浔阳(今省九江县)人,著名诗人。他很爱菊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独:副词,仅仅,偏偏。○点明陶渊明的独特爱好,以映衬下文的独爱莲。 自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介词,从,自从。:指朝,因朝皇帝姓,所以称为“”。来:趋向动词,用来表示自过去某时一直到现在的一时间。意思是“自……以来”。世:世间,天下。甚:副词,很。爱牡丹:喜爱牡丹花;禹锡《赏牡丹》诗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反映了代风尚。○用爱牡丹的世俗风气,反衬爱莲花的高雅。 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6)清涟(1ián)而不妖, 子:第一人称代词,我

 

《爱莲说》赏析
上一篇:《爱莲说》详细解析    下一篇: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重点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