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八上声现象单元复习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2.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高D.频率变低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汪塘5.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B.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C.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D.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10.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12.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14.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人”,张华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5.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16.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___比较大的缘故.17.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8.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19.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20.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__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21.如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_____产生的。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2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____

 

八上声现象单元复习题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有答案    下一篇: 声现象单元检测(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