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期末总复习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章声现象期末总复习考点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正在发声的物体叫.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人就听到声音.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振动振动发声体介质真空振动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和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气体传声比液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合km/h.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使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s以上.利用回声可测海水深度或发声体距障碍物的距离.种类温度快慢3401224回声0.11.音调: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越快,越高.频率的单位是Hz.2.响度: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越大响度.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高低频率高频率二、乐音的三个特性频率强弱振幅振幅越大音色1.声能传递.如:、用回声测距离等.2.声能传递.如:、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等.信息用B超诊断病情能量用超声波击碎结石三、声的利用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为;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3.减弱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阻断噪声和防止噪声进入.无规则乐音规则四、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影响分贝(dB)090dB70dB50dB产生传播耳朵剖析重点实验例1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法.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振动转换一、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的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振动空气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有关.若在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则(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能量振幅不能真空不能传声例2.(2019,泸州)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响度大声源处减弱噪声超声波例2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2所示,改变钢尺,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重难点突破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真题练习(2019,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2.(2019,大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

 

第二章声现象期末总复习课件
上一篇: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PPT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