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分析桦尺蛾类型的变迁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总结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改变间的对应关系。2、通过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学习,能够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桦尺蛾类型的变迁”“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分析,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并尝试解释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三)情感目标:1、分析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2、辩证分析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形成系统的进化观点。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难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的产生和老物种的灭绝。这是为什么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今天,我们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二、新授:阅读教材58页第一段,小组讨论:1.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2.黑色桦尺蠖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教师:通过对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学生:我们应关掉曼彻斯特周围的工厂,保持桦尺蠖生活区域内清洁的空气,保持天敌的数目不变。这样浅色桦尺蠖便成为常见类型。教师:由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可推想生物圈中不同种类生物的进化原因,是否与这一事例相类似呢?学生:是。教师:在人们对桦尺蛾的观察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阅读课本58页)桦尺蛾从浅色品种变成深色品种,也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造成的。教师: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直接引发的吗?由于煤烟,一只浅色的桦尺蛾会被熏黑,变成深色的桦尺蛾吗?学生:不是,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教师:不同颜色的桦尺蛾在天敌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同的。我们把桦尺蛾和天敌的斗争叫做生存斗争;而天敌对桦尺蛾的选择就是一种自然选择。2.自然选择: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自然选择是怎样进行的。(l)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象寿命一般在100岁。一对大象一生可生6只小象,740~750年后一对大象的后代可以达到1900万头。这样的现象称为过度繁殖。提问: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问题?(2)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要保证生物必需的食物和生存的空间。生物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提问:为了生存,生物在这个有限的生存条件下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物之间为了获得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的斗争,称为生存竞争。(3)生存竞争总有胜败。什么类型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容易取胜或者失败呢?实例: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很多进化现象由于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而没有办法被人类观察到,可是也有些进化现象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就是这样的例子。教师: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吗?学生:必须有生存斗争;必须能繁殖;要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才能别淘汰......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全面。那么,自然选择和我们通常讲"用进废退"的学说有什么不同吗?小结: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大多是适应环境的。自然界的环境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对生物的差异进行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可见,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教师: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在进行,我们为什么不易发现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进程十分缓慢。生物界的丰富多彩是经过许多亿年的选择形成的。课堂小结:学生概括本节内容。板书设计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19
上一篇: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13    下一篇: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